四川深入实施“千村文化扶贫行动” 以文化扶贫激发脱贫内生动力

作者:李晓东 周洪双

发布时间:2018-01-09

浏览量:740

    从争当贫困户,到自己动手勤劳致富并帮助别的贫困户脱贫,张二自强脱贫的故事搬上舞台后,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共鸣——近日,在四川省阆中市西山乡岳林垭村新建成的大舞台上,文艺工作者郑莉华和张明元表演的小品《张二争穷》,引得现场村民热烈鼓掌和欢呼。观众告诉记者,小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,他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故事。
  扶贫先扶志,如何让村民在精神上也富起来?2016年,阆中市河溪镇白堡村启动了文化示范点建设,首先建成1000平方米的新农村文化院坝,紧接着建立起标准化文化室、图书室和群众文化长廊,打造集党员教育、电影放映、农家书屋、运动健身等为一体的文化综合体。建文化宣传栏、文化舞台,安装体育设施……一年下来,村民活动的场所不仅多了,而且活动形式也更丰富了,群众自发成立了白堡村曲艺队和腰鼓队。2017年,村里开展了曲艺大联欢、扶贫文化惠民演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6次,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。
  包括白堡村在内,四川省统筹力量、整合资源,深入实施“千村文化扶贫行动”,打造四川文化扶贫升级版。近年来,四川整合中央、省级资金近40亿元,统筹文化、体育、涉农等项目,结合贫困村脱贫摘帽进度,每年集中推进约3000个贫困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,到2020年将推进88个贫困县、11501个贫困村公共文化设施整体提升,实现县县有图书馆、文化馆,村村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(文化院坝)、文化室、农家书屋、阅报栏和体育设施,做到电视户户通、广播村村响、电影月月放,搭建起“扶贫、扶志、扶智”的重要平台。
  广安市邻水县九龙镇羊鹿滩村通过捐资、自筹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等形式,多渠道筹措文化发展资金。两年来,羊鹿滩村新修舞台1个,文化小广场500平方米,完成了农家书屋、文化活动室、广播室、宣传栏、阅报栏等文化设施建设,初步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村级文化网络。村图书室藏书5400多册,每年借阅4000册次,成为全村干部群众文化休闲、寻求致富经的重要场所。
  羊鹿滩村村民陈小波以前常年在福建打工,2016年回家过年时惊喜地在村图书室发现了养羊致富的“秘籍”。从品种选择、日常养护、疾病防治到市场销售,陈小波把图书室中有关养羊技术的藏书全部借来仔细研读,并经常向来村指导的农技员请教相关问题,自己成了一个养羊专家。2017年,陈小波不再外出打工,而是在家养了70多只羊,没想到一年净赚三四万元,坚定了他继续扩大养殖规模的信心。
  “我们通过文化扶贫,解放群众思想,拓宽群众发展思路,全面清除等、靠、要等落后思想,增强了贫困群众自立自强、勤劳致富的思想意识。”九龙镇镇长周云建说,“我们也为群众致富创造了最好的条件,现在老百姓收入逐年增加,日子越过越红火了!”
最新动态

金口河区文化馆文化视频推荐:90分钟合唱入门

2023-12-06

大雪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,冬季的第三个节气。斗指壬,太阳到达黄经255度。大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,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。大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一个节气,大雪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、降水量增多。

是水汽遇冷的产物,代表寒冷与降水。大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,它代表的是大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,即气温与降水量(气象上将雨、雪、雹等从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都称为降水)。大雪节气与小雪节气一样,都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,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。

 

合唱的魅力

冬渐深,雪渐紧,在料峭的寒风里,我们欣喜大雪的到来。雪花纷飞之际,冬日的韵味愈发浓厚,此时文化馆正穿来动听的歌声,外面是银装素裹的冬日,文化馆里是热情四溢的冬日,一起来文化馆感受合唱的魅力吧~

 

就像我们喜欢歌唱,

~” “~” “~”中,

由内而外地去感受声音与身体的共鸣,

与此同时,身心也随之调频。

 

而合唱是最和谐美好的歌唱形式。

众多声音和谐地交融,

各个声部有序地交叠,

激昂慷慨,空灵圣洁,

深情委婉,或雅致清新。

 

因此,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合唱、加入合唱,我们通过自己的声音来表达情感、释放情绪,和谐共振。

在与其他成员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中,去感受音乐的力量,与集体共同成长。

 

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加入合唱

在四声部交叠中,发出美妙的和声

真切地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

文化视频90分钟合唱入门课程

特邀南京邮电大学董燕娜老师 

带领大家从零开始

了解合唱的起源与发展

学习合唱的基本常识

掌握正确的发声和音色训练方法

扫描图片底部二维码,即可观看视频~

动态新闻

更多>>

金口河文化馆

地址:乐山市金口河区滨河路三段169

电话:028-64586645

邮箱:xjasickc/@126.com

访问量:341021

蜀ICP备17028841号  版权所有:乐山市金口河区文化馆  技术支持:四川云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